不銹鋼真空熱處理是指將不銹鋼工件放在低于1個大氣壓的密閉容器(設備)中加熱和冷卻的熱處理。對于不銹鋼淬火或固溶化加熱(大于1000℃),可控制真空度在5~10Pa,回火或消除應力處理加熱(小于700℃),可控制真空度在0.1~0.2Pa。在這種真空度條件下加熱,可有效地保護不銹鋼表面不產生前面述及的各類有害效果。
1.真空加熱特點
(1)加熱速度慢。在真空條件下加熱時,工件的加熱過程只有熱輻射和工件本身的熱傳導,不存在在空氣介質中加熱的對流和介質傳導作用,所以,在真空條件下的加熱速度要慢得多,工件實際溫度也要比爐溫儀表指示的溫度滯后得多。有試驗研究證明,φ40mm的工件從880℃加熱到1020℃時,工件到溫時間要比爐溫儀表指示到溫時間滯后15min。所以,真空加熱時的工件保溫時間要比在空氣中的加熱保溫時間長,在實際操作中,保溫時間可延長1倍,或采取幾個臺階的加熱方式。
(2)可潔凈工件表面。真空熱處理可使工件表面得到凈化,獲得光亮的表面,這種效果是因為在真空條件下,原先附著在工件表面上的油污、加工潤滑劑等可污染表面的脂肪類物質可分解成氫、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氣體,這些氣體可迅速被真空泵排出,不會對工件表面形成污染。
(3)降低工件中的氣體含量。氣體在金屬中的溶解度是隨溫度變化的,一般情況是在高溫時溶解度大,低溫時溶解度小,在有相變點的金屬中,在相變點附近的溫度區間氣體溶解度變化更大。因此,金屬從液態冷卻成固態時,因冷卻速度快,有一部分氣體來不及逸出而保留在鋼中。一般鋼中均含有氧、氫、氮等氣體,這些氣體的存在給鋼的性能帶來危害。在真空熱處理條件下,鋼中氣體將向表面擴散并從鋼表面逸出,隨之被真空泵抽出爐外。鋼中有害氣體減少的結果是提高了鋼的性能質量。
(4)氧化物的分解。鋼中的氧化物在大多數情況下對鋼的質量和性能是有害的。鋼中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分解的。在真空條件下,真空度低于氧化物的分解壓力時,氧化物將會發生分解反應
2MO═══2M+2O↑
2O─→O2↑
氧化物分解后形成的氧會逸出鋼基體,被真空泵排出爐外。可見,鋼中的氧化物分解和氧的逸出,改善了鋼的表面質量。
(5)合金元素的蒸發。鋼中的各種合金元素在一定的溫度下有各自的蒸氣壓,一種合金元素在不同溫度下也有不同的蒸氣壓。當周圍的氣壓低于合金元素的蒸氣壓力時,合金元素將會蒸發。所以,在真空熱處理條件下,鋼中的合金元素會有不同程度的蒸發,結果是鋼中合金元素的含量會降低。鋼中合金元素的減少不僅使其物理化學性質發生變化,還會影響鋼熱處理的效果和性能,特別是不銹鋼中鉻、鎳、鉬等元素的流失會降低鋼的耐腐蝕性能。可見,真空熱處理的這一特點是有害的。所以,為防止鋼在真空熱處理時合金元素的流失,在真空加熱溫度高于800℃時,常向爐內通以惰性氣體,調整爐內壓力,使其接近或高于合金元素的分解壓力。
2.不銹鋼真空熱處理生產操作
不銹鋼真空熱處理可依據鋼種的不同,用于退火、固溶化、淬火、回火、去應力等處理。
(1)設備的選擇。真空熱處理爐有不同的型式(立式、臥式、組合式等),不同的加熱熱源(電阻加熱、感應加熱、電子束加熱、等離子加熱等),不同的加熱方式(外加熱、內加熱等)。按使用溫度可分為低溫爐(≤700℃)、中溫爐(>700~1000℃)、高溫爐(>1000℃),按極限真空度可分為低真空(1.33×103~13.3Pa)、中真空(13.3~1.33×10-2?Pa)、高真空(1.33×10-2~1.33×10-4?Pa)、超高真空(1.33×10-4?Pa以上)。
對于不銹鋼熱處理來說,主要考慮設備操作方便,系統安全可靠,極限真空度達到13.3~1.33×10-2?Pa即可滿足使用要求。更高的極限真空度要求會增大設備成本。壓升率不大于0.6Pa/ h,溫度均勻性要高,溫差一般不大于±5℃,具有可滿足冷卻需要的氣冷或油冷裝置。
(2)不銹鋼真空熱處理操作要點。
①裝爐。工件裝爐時要均勻分布,保留間隙,這是考慮以輻射加熱為主的加熱特點,以保證工件加熱均勻。
②預熱。不銹鋼加熱溫度較高,當工藝溫度在1000~1100℃時,用800℃溫度保溫預熱,工藝溫度大于1100℃時,可用850℃溫度保溫預熱,然后再升至工藝要求的加熱溫度。
③加熱溫度。不銹鋼熱處理的加熱溫度與在空氣爐中的加熱溫度相同,最好取下限溫度。
④保溫時間。不銹鋼真空熱處理時,在高溫區的保溫時間要比在空氣爐中加熱適當延長,延長時間為1倍左右,在回火的低溫區,比空氣爐中的回火保溫時間略長即可。
⑤工作時真空度的調整。考慮鋼在真空加熱時合金元素蒸發的特點,在高溫時,可用充加惰性氣體的方法,如氮氣等,升高爐內壓力,爐溫在900℃以下時可控制爐內壓力在1.33×10-1?Pa,在900~1100℃時可控制為13.3~1.33Pa,在>1100℃時可控制為13.3~665Pa。
⑥冷卻。應根據熱處理的工藝要求,采用爐冷、氣冷或油冷。